第312章《拉贝日记》_我从华娱路过
笔趣阁 > 我从华娱路过 > 第312章《拉贝日记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12章《拉贝日记》

  肥温和水枪李感情很好。

  对,他俩都不是关系很好,而是感情很好。

  好到什么程度呢,肥温在奥斯卡直播现场,获奖后上台发言,当时她老公就在台下,而肥温说的是爱莱昂纳多。

  好家伙,肥温后续会离婚估计有这部分因素在里面。

  歪果仁或许不在意帽子,但他们肯定在意面子。

  人活一张脸,树活一张皮,这话在哪都通用!

  老婆当着全球观众的面表白其他男的,忍!

  但重要的是自己比不上那个男的,全方位被拉爆,这谁受得了!

  别看铁达尼号的时候,夹克和肉丝爱的死去活来,当时不少人为他俩的爱情感动的嗷嗷哭,爱情大船满世界的打破纪录,卡梅隆当时狂的连“世界之王”都叫出来了。

  但夹克和肉丝就是没走到一起,为啥呢,因为戏外的夹克只爱25岁以下的超模,哪怕那个时候肉丝颜值还在,但同样属于超纲题材,不是夹克的菜。

  同样的,肥温和水枪李只是感情好,好也好不过水枪李的另一位“青梅竹马”恶霸马奎,所以说赵辰安也只是开玩笑。

  赵辰安只在《生死朗读》的发布会露了個脸,在媒体面前说了几句夸赞的话,然后匆匆离开,赶场。

  来参加《生死朗读》属于拒绝不了,而同一天的另一场电影则是赵辰安自己非常想去。

  《拉贝日记》,电影原名叫做《约翰·拉贝》,改编自同名原著《拉贝日记》,根据真人真事撰写而成。

  而拉贝的故事,则发生在抗战时期的……南京。

  或许这个电影在国内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,因为它讲诉是是个外国人的故事,甚至它的导演也不是个多么出名的外国人。

  相同的题材,路穿获得的关注远不是《拉贝日记》能比的,但这部电影的意义丝毫不落于《南京!南京!》。

  赵辰安的到来让主演团队很意外,特别是王中垒,华艺是这部电影的联合出品方,小王总亲自带队出席。

  原本只是象征性的给赵辰安递了个邀请函,因为都知道另一边的《生死朗读》比他们排面大,但赵辰安竟然来了。

  “赵导,欢迎欢迎,稀客哈。”

  王中垒看赵辰安的面孔只觉得他又可爱又可恨的。

  赵辰安送的礼太大,大到华艺吃撑了,赵辰安的胃口又太大,一嘴咬的华艺肉疼不已。

  “我今天来看看,王总不会不欢迎吧。”赵辰安就是故意的。

  王中垒跟变脸似的,多大的老板了,看到仇人都不知道收敛。

  看来小王总还需要赵某多气气,再好好练练。

  “怎么会呢,热烈欢迎。”

  王中垒觉得自己应该去大门前举个横幅,这样才能堵住这货的嘴。

  今天参加发布会的清一色《拉贝日记》的外方演员,唯一的国人面孔张敬出小姐不见踪迹。

  嗯,可能是忙着想办法逃过导演太太团的封杀。

  赵辰安非常友善的和主创团队们交流了下,特别是导演佛罗瑞·加仑伯格,要说他多出名呢,也没有,这哥们最辉煌的时候可能是2000年站上了奥斯卡的领奖台,不过只拿了个短片的奖。

  但能被选出来执导一部这样的影片,这位导演肯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。

  红毯结束,电影开始放映。

  该怎么说呢,一段尘封的历史终于浮出水面,一段被掩盖的历史终于被人知晓,只有受难者记住的灾难,施暴者却试图洗清血腥,怎么可能!

  小日子费尽心思的想要否认,试图披上人皮,现在让人看到了,人皮底下它就不是个东西。

  有很多事实,必须由第三方说出来才更有信服力,甚至是南京这种切实发生过的血案。

  《约翰-拉贝》是德中制作,班底更为国际化,因此也让这个电影更加可观与真实。

  做为一个国人,很难很客观地来看待这个片子。

  苦难不是用来忘记的,苦难是让我们铭记我们遭受过的一切,不一定是憎恨,但一定要把仇恨刻在骨子里。

  电影结束,全场掌声响起,甚至可以看到不少观众流下眼泪。

  采访上,导演提及了很多拍摄时的很多事,首先国内对于这部电影是大力支持的,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,拉贝的事迹不该被忘记。

  另外,《拉贝日记》是一部非常国际化的电影,跨语言、跨国界,成本非常高,特别是交流起来遇到过无数难题。

  同时,《拉贝日记》是唯一一部得到中国官方授权的、由外国导演拍摄的南京题材影片。

  演员方面,香川照之同意出演小日子亲王是冒了非常大的风险,因为在小日子民众心中,他们的皇室是不可冒犯的,香川照之的出演在很多人看来无疑是一种冒犯。

  这哥们还说,愿意把《拉贝日记》推荐给日本观众看。

  不管是真心或假意,能说出这句话就算不错,小日子征服为了掩盖这段历史可谓是煞费苦心,但三十万的冤魂哪能是那么容易遮掩过去的。

  然后赵辰安作为嘉宾也接受了采访。

  “很喜欢这部电影,导演站在非常可观的角度讲述了这段历史,历史是用来铭记的,而不是遗忘,我们永远感谢拉贝先生的付出。”

  然后有记者提问了:“片子里的中国人都比较盲从,也处于很受压迫的地位,虽然这是历史和事实,但你作为中国人高兴看到自己在过去是这样的吗?”

  “如果是你,每天看到有亲人、族人不断去世,同样你也活的提心吊胆,哪一天朝不保夕,活着都变成了奢望,你会怎么样呢,与其觉得他们麻木,不如想想他们为什么麻木,造成他们麻木的原因是什么,谁是罪魁祸首。”

  “我并不会觉得不高兴,相反导演拍的很好,真实的还原了那个年代。”

  采访结束后,赵辰安去找王中垒聊了聊。

  不管华艺是以赚钱为目的,或者想要打开其他渠道之类的,如今电影成片摆在面前,华艺做了件人事。

  “电影马上四月尾公映,我们对电影的期望还是有点的,但那时候有个路穿,就怕……”

  赵辰安直接打断:“你怕他?”

  王中垒有些诧异,不怕是不怕,就是哥们你这么大声说出来干嘛。

  不怕得罪人?

  忘了,这货确实不怕得罪人,特别是路穿,更没什么好怕的。赵辰安想了想有些不太好,然后找补:“我有个预感,他肯定要搞糟,之前韩董给他背书的时候剧本都被打回去了……”

  剩下的话不必多说,懂的都懂!

  中影背书的南京题材剧本被打回去了,简直不敢想象路穿写了些什么逆天玩意。

  王中垒认同点头。

  难得他和赵辰安的观点达成一致,路穿就是个大XX!

  不可说

  然后赵辰安转头碰到了导演。

  “我挺喜欢这部电影的。”

  “是吗,谢谢。”导演很开心。

  到时候不管电影上映成绩如何,起码有中国观众认可了这部电影,这就是个很大的成功。

  特别是赵辰安说喜欢。

  不开玩笑,赵某的国际地位还是有点的,虽然比不上老某子那一类,但早晚追上去。

  “只是很可惜,我并没有斯皮尔伯格那样的能力,将这部电影拍成第二个《辛德勒的名单》,或许我无法做到让拉贝的名字像辛德勒一样广为人知。”

  “其实我深入了解过,拉贝虽然回国后遭遇了很多不好的事情,但中国人没有放弃他,倒是给了他很多的帮助,相反辛德勒的话……”

  导演是个德国人,有些话不能多说,被人听到了就是反鱼倾向,所以两人点到即止。

  又聊了聊电影,两人分开,随即赵辰安回到酒店。

  他没急着休息,而是难得登上了自己的博客。

  这个博客还是当初为了给女友出气创建的,平时不怎么更新,像个假号。

  “今天去参加了《拉贝日记》的首映,让我感触非常深刻。

  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约翰·拉贝这个名字,但南京一定有很多人知道。

  一个身份复杂的人,做出了与他身份相驳的事。

  拉贝先生曾经在大屠杀期间保护了25万中国人避免被屠杀的命运,这些人能幸存下来,并不是因为日本人剩余不多的人性,而是拉贝先生不惜赌上性命也要拯救下来的。

  拉贝先生当时每天只睡不到四个小时,中途因为太劳累昏倒过两次,而他把自己的财产捐出来救助难民,也耽误了他的糖尿病治疗。

  从导演口中,我得知了电影里有位演员,一位82岁老奶奶,她正是当年受到了拉贝保护的幸存者。

  拉贝和他的朋友们并没有义务,但他们依旧义无反顾、不畏艰辛。

  国人不擅长表达,因此我们会将痛藏在心底,现在有人将这部电影拍出来,让更多的人看到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什么。

  《拉贝日记》将会在4月29日于国内上映,个人推荐大家去观看这部电影。

  或许拉贝不是所有人心中的救世主,但他一定是个好人,令人尊敬的好人。

  或许历史太过沉重,沉重到有些人不敢承认,但我们无法忘记,忘记历史,就是等于背叛。”

  打完发送,然后洗澡睡觉!

  赵辰安只负责推荐,剩下的他也管不了太多。

  国外是凌晨深夜了,国内那边却正是大白天,工作时间。

  别看赵导名气不小,但他粉丝还真不算多,主要原因是幕后人员本就没有演员出名,另外则是赵某不怎么出现在公众面前,接受的采访也比较少。

  说起来赵辰安涨粉最多的一次,还是因为小姐姐的官宣,然后一瞬间赵某增加了很多黑粉。

  渐渐的,大部分黑粉觉得没意思了,便离开,只有小部分执着的留在下面。

  赵辰安的博客诈尸,赵导亲自出面推荐了一部还未电影,难得。

  不少人立马在网上搜索了下拉贝是谁,看完拉贝的事迹后,纷纷在赵辰安的博客下留言表示要去看看这部电影,深入了解拉贝。

  但可惜人数不多。

  然后,小姐姐结束一天的工作后,从助理那知道男友博客诈尸,好奇的跑上去看了看。

  如果不是《拉贝日记》这部电影,可能知道拉贝的人真的不多,南京那边肯定不能忘记,但其他地区的就不一定。

  小姐姐一边搜索拉贝的事迹,感叹着他的勇气,一边把男友的博客转发了遍。

  赵辰安的粉丝数量根本无法和刘艺菲比较,甚至赵辰安的粉丝里有部分是从小姐姐那过去的。

  所以在刘艺菲发博客后,《拉贝日记》即将上映的消息终于在网上慢慢流传开来。

  “我记得路穿导演的《南京》也是在4月上映吧?”刘艺菲转头问助理。

  “是,22号上映,比《拉贝日记》早几天。”

  小姐姐咂嘴,她有点怀疑赵某是故意的,赵某一向瞧不上,这点刘艺菲知道。

  甚至圈内基本都知道赵辰安和路穿的关系不太好,但因为中间有韩山平做和事佬,所以双方都是无视对方的态度。

  但在《南京》上映前,赵辰安直接在网上替它的同档期、同类型题材电影做宣传,虽然有部分原因可能是赵辰安真的挺喜欢这部电影,但刘艺菲合理怀疑赵某是故意给路穿添堵。

  所以她这个转发了博客的,算不算煽风点火呢?

  帮凶就帮凶吧,刘艺菲纠结了下转头立马抛掷脑后,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。

  “艺菲姐,曹导修改的拍摄计划在这,你要不要看看?”

  “马上来。”

  韩山平现在不知道自己该作何心情。

  因为赵辰安去参加柏林电影节,所以韩董吩咐秘书多关注一下他的动向,有什么事情立马汇报。

  然后秘书看到赵辰安更新的博客后,立马汇报给韩山平。

  韩山平的第一想法是,路穿又是哪里惹了这个祖宗不高兴,不然为什么赵辰安人在柏林,却会突然更新博客说这些。

  如果路穿知道韩山平的想法,大概会扑到地上大喊清汤大老爷开眼,天地良心的他没惹任何人,甚至暗暗发誓要让所有人知道《拉贝日记》不如他的《南京》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fwimg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fwimg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