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章 战前任命 (求收藏,求推荐,求投资!)_靖康十七年
笔趣阁 > 靖康十七年 > 第十章 战前任命 (求收藏,求推荐,求投资!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十章 战前任命 (求收藏,求推荐,求投资!)

  暂时遣散了禁军,赵桓也带着群臣回到了垂拱殿。

  大殿内,此刻气氛有些微妙,文官们一个个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,却又不说话,而为数不多的武将则是一个个用复杂而又火热的眼神看着赵桓。

  最终,还是李邦彦站出来打破了僵局,他略带迟疑的问道:“陛下,以文驭武乃我大宋的国策,可陛下方才所言,似乎有些……”

  李邦彦说到这里就没继续说下去了,但他想表达的意思赵桓却也明白。

  不过,赵桓却假装不知,呵呵笑道:“李相,李相有话但说无妨,朕又不是什么不明事理的人,是不会随意治你罪的!”

  赵桓此话一出,李邦彦险些一口老血喷出来,陛下您确实不是什么不明事理的人,因为您这都已经直接拿治罪来威胁了啊!

  不过,即便知道赵桓这是在威胁自己,但李邦彦还是抬头看着赵桓,咬牙问道:“陛下,请恕臣斗胆,臣就想知道,陛下可是有了兴武之意?”

  李邦彦话音刚落,李纲便站了出来,怒斥道:“李大人,你好大的胆,居然敢质问陛下!”

  尽管李邦彦官职在他之上,但李纲这声呵斥却是丝毫没有犹豫,他是真的愤怒啊,这些人平日里不作为倒也罢了,此刻却还敢出来拖后腿,李纲恨不得直接宰了他们!

  李邦彦没有理会李纲的呵斥,他的双眼依旧死死的盯着赵桓,等待赵桓的答复。

  深深的看了李邦彦一眼,赵桓并没有立刻回复他,而是是缓缓问道:“兴武之事,诸位爱卿如何看啊?”

  “陛下,我朝自太宗以来便定下以文驭的方针,一直延续到现在,此乃祖制,万万不可轻易更改啊!”

  说话之人叫蔡攸,担任的是领枢密院事。

  随着蔡攸出来说话,大多数文官也跟着附和道:“是啊,陛下,祖制不可改啊!”

  “陛下,祖宗之法,岂能随意变动?兴武之事万万不可啊,陛下!”

  ……

  赵桓深深的吸了一口气,这就是大宋的悲哀之处啊!

  动不动就是祖制,动不动就是祖宗之法,一大顶帽子直接扣下来,你若是动了,那便是不孝!

  至于他们虽说的祖制不可改,祖宗之法不可变,那分明是看自己欲要兴武,怕触及到了他们的利益,触及了整个文人士子集团的利益!

  赵桓想杀人,他想将这些口口声声说着祖制不可改,却在战争来临之时躲在最后面瑟瑟发抖的家伙全部拖出去斩了!

  但他却不能,也不敢!

  因为大宋素来讲究“与士大夫共治天下!”“不杀士大夫!”

  自己真要斩了这些人,恐怕不用金人攻打,这天下悠悠之口就会直接灭了大宋!

  赵桓从来都不敢小瞧这群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!

  他们没有刀刃,但他们却有比刀刃更加锋利的武器――口诛笔伐!

  更何况,此刻特殊时期,他更是连问罪都不敢!

  他只能将那些站出来的人深深的刻在脑海里,然后一字一句地说道:“此事,战后再议!”

  李邦彦等人也听出了赵桓语气中的森严,再加上此刻金人即将到来,所以也没有再继续追问。

  但这场由皇帝主导,文武相争的大幕却算是又一次被掀开了!

  ……

  赵桓深深的吸了一口气,尽力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,这才缓缓说道:“此次守城之战,朕打算任命李纲为总指挥,诸位可有不同看法?”

  “臣等听从安排!”

  众人哪里会有什么异议,事实上,即便没有任命,李纲这几日便已经在行使总指挥的职权了。

  况且,因为此地是大宋的京城汴京,意义非同一般,若是胜了还好,可若是败了,那总指挥无疑就是千古罪人!

  所以,总指挥这个位置,文官大多不太愿意接,也不太敢接,而武将又因为官职过低,直接就没有担任的资格。

  意料之中的回答,所以,赵桓听后直接对李纲问道:“既然如此,李纲,朕就命你为此次汴京之战的总指挥,你可愿意?”

  “承蒙陛下信任,臣当以死报!”李纲语气坚定的回答道。

  “哈哈哈,好!”

  赵桓大笑道,随即又继续问道:“那这副指挥,谁来?”

  副指挥,这是肥差,打输了总指挥的锅,对副指挥影响不是很大,而打赢了副指挥也跟着享受荣耀,名气大增!

  于是李邦彦,张邦昌等人纷纷站出来,说道:“臣愿为陛下分忧!”

  可就在这时,赵构突然站了出来,朗声道:“陛下,陛下若不嫌弃臣弟无能,臣弟愿为陛下分忧!”

  赵构?

  阅兵之时,赵桓便已经知道这位了。

  康王赵构,南宋开国皇帝,宋徽宗第九子,自己现在的九弟!

  若是赵桓没有穿越之前,那这家伙可以说是大宋老赵家,在赵桓他们这一代里面最为聪慧,也最有胆气的一位了。

  金人两次攻打汴京,第一次,需要亲王当人质,他便自动请求前往。

  第二次,金人围困开封,他又再次主动提出派自己前去议和。

  好在,前去议和的路上,赵构在半路上就被人拦截了下来,避免了被俘虏的命运。

  然而,也正因为这两次事件,赵构充分认识到了金人的强大,以及大宋的羸弱。

  所以,他登基之后便一心想要求和,重用秦桧等求和派,最终导致了岳武穆含冤而死。

  但是,此刻的赵构还不是那位被金人吓破了胆的高宗赵构,此刻的赵构还是最坚定的主战派成员!

  ……

  “难得老九你有此心了,朕又怎会嫌弃?”

  赵桓笑着反问道,然后便任命道:“既如此,此次汴京之战,便有李纲担任总指挥,康王赵构担任副指挥!

  诸位爱卿可有异议?”

  虽然心里不太愿意,但众人还是齐声道:“陛下圣明!”

  呵呵

  赵桓心里冷笑,随口问道:“诸位爱卿可还有其他事情要奏?若是无事便散了吧!”

  此刻都忙着备战,众人哪里还会有什么事,于是赵桓便宣布了退朝。

  文德殿,此刻大殿内就只有赵桓,李纲,赵构,以及梁师成四人。

  赵桓坐在椅子上,看了一眼李纲,淡淡道:“说吧。”

  李纲有些犹豫,因为此刻还有赵构和梁师成在这里,他有些担心会泄露机密。

  梁师成多年陪在皇帝身边,自然知道此刻该做什么,于是,他恭声道:“陛下,要不奴婢去外面守着?”

  赵桓摆了摆手,随意道:“去吧。”

  待梁师成走后,赵桓平静地说道:“说吧,老九也不是外人,朕信得过老九。”

  赵桓说完,又对着赵构微笑道:“对吧,老九?”

  虽然是面带微笑,而且语气也很平淡,但赵构却有一种如同被猛虎盯上了的感觉,一时间后背冷汗直冒。

  这位自己以前一直瞧不上的皇兄,当真是变了啊!

  他努力挤出一丝微笑,恭敬道:“陛下圣明,臣弟作为大宋亲王,又岂会做危害我大宋之事?”

  “嗯”

  赵桓点了点头,然后看向李纲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fwimg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fwimg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