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四章 第 44 章_八零年代嫁混混
笔趣阁 > 八零年代嫁混混 > 第四十四章 第 44 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十四章 第 44 章

  第四十四章第44章

  ◎还是想要多收礼?◎

  年二十八贴对联,二十七刘大爷写完全部的对联。

  “刘大爷,谢谢您啦,今年正好我们沾沾光,您写的就是比外边卖的好,看来我们新年肯定比旧年红火。”张建业拿到对联就开始夸奖,眼睛里直直放光,好听的话一句接一句不停歇。

  刘大爷被夸奖的从脸红到麻木,张建业的夸奖他算是见识到了,真就能一句话不重样。

  他连连点头,语气慈祥:“好好好,等到明年你们继续用大爷写的对联,咱们往后的日子都红红火火过起来。”

  李蓁蓁笑的肚子疼,张建业也太夸张了,旁边的江诚看着脸都红了。

  到了二十八,贴对联这天,家家户户都起了个大早,习惯在早上贴对联,从贴对联的下午到过新年,基本上家里就没有活计,处于走街串巷过年的热闹状态。

  谢言之起得早,先去帮着贴张建业和江诚两家的对联,最后才来他们家里。

  中午刚好就在他家吃饭没,也不需要再回去另起火。

  谢言之还没回来,李蓁蓁先拿着扫帚扫掉发白的旧对联,旁边放着簸箕,垃圾直接入桶,不让垃圾落地。

  往年他们的我对联都是从菜市场摆摊的小贩手上买来的,今年是刘大爷亲手写的,而且走在路上还会有人和他们主动打招呼了。

  这是最明显的一个变化。

  “是,小平安将来也会长成叔叔那么高。”小平安抓起糖,胳膊朝上,努力踮起脚比划。

  李蓁蓁最想不通的一件事情就是,谢言之和张建业江诚三兄弟,身高目测都超过一米八,在人群中格外显眼突出。

  过年前的大采购也是谢言之和张建业江诚一起出去的,三个人骑着小三轮去菜市场置办年货。

  扫到大门口时候,隔壁刘大爷和小平安也在那里撕对联。

  谢言之三人回来,李蓁蓁再次无所事事,剩下的一点儿对联也都被男人们接了过去,她就带着小平安玩耍。

  往常家里贴对联,都是他去找人帮忙,像是大门口的对联,门头太高,他根本够不到,等到其他人家贴完了他去找个人来帮忙。

  张建业最佩服的就是像江诚这样能够从始至终都坚持自己的,刘大爷也是其中一个,毛笔字写的是真漂亮。

  李蓁蓁冲小平安招招手,从口袋里摸出来三颗糖递过去:“刘大爷,贴对联这种活儿您就交给谢言之他们三个吧,他们个子高的不干谁干,是不是啊小平安。”

  冬天天气冷,穿的再怎么厚实也会感受到寒气,出去买菜的活儿都是谢言之来的,李蓁蓁想要买什么吃什么他全部都记在心里,第二天去买。

  刘大爷看了两眼忙碌的几人,而后默默转身回屋,将家里准备的过年喜糖拿出来。

  今年发生了许多事,都和往常不一样了,不用他再开口,谢言之这几个孩子会主动过来帮忙,一切他都记在心里。

  再有小孩子骂江诚的时候,谢言之和张建业还没出手,小孩子的家长就先动手了,不是出于对他们的畏惧,是来自于当初对三人的感谢。

  从长兴街道去往菜市场的路上,有人和他们打招呼,谢言之都愣了神,不是很能确定是朝他们三个打招呼。

  不知道什么时候,谢言之三人走过来,张建业看到刘大爷的动作,最先开口。

  像他自己的字像是狗爬一样,甚至是大狼狗爬出来的都比他写的字好看。

  自从刘大爷写完对联后,张建业对刘大爷的关系就亲近不少,不再是往常那种带着客气的亲近,是发自内心的。

  “刘大爷,贴对联我们来,您回屋歇着吧。”

  对谢言之几人来说,今年也格外不同。

  “好好吃饭,将来你会比那几个叔叔还高。”李蓁蓁揉揉小平安的脑袋,

  往后营养会比现在好,身高上长的也都要比过去高。

  明显能感受到周围的善意,还在延续不断。

  空气中都沾染着新年的气息,红红火火。

  李蓁蓁牵着小平安,眼睛里倒映一片几人贴对联的模样,指挥着对联贴的正与斜。

  “李老师,李老师。”

  女人的说话声音距离李蓁蓁很近,她回过头确认口中的李老师是否是自己。

  李蓁蓁转过身,女人看着她的眼睛再次喊道:“李老师。”

  “你好,过年好呀。”确认叫喊的是自己,李蓁蓁颔首微笑打招呼。

  近期她很少听到有人叫她李老师,也可能是因为冬天很少出去的缘故。

  李蓁蓁打量着穿着黑袄的女人和她身边的孩子,这不是她班级里的学生,她没有见过。

  谢言之几个也回过头去看,都不认识这人,不免多看了两眼。

  猛然被这么多人盯着,女人有些局促,搓了搓手,不太好意思地说道:“李老师,我想问问今年考县一中是不是很严格。”

  害怕李蓁蓁不理解,又补充解释了一句:“就是对学生成绩的要求,是不是真的严格,还是……”

  她话没说完,不过意思已经很明显,是真的严格还是需要送礼,打听清楚她好去办事儿。

  真需要送礼的话,砸锅卖铁也要给校长和学校领导送礼,孩子教育最重要,他们家只要出个大学生,砸锅卖铁不算什么。

  李蓁蓁收回视线,她明白女人来的目的,打听升学事情的。

  想起放寒假之前,沈娜对她讲的那些事情,她点点头,神色认真:“是真的,今年包括以后,县一中对学生的成绩把控都会比较严格,还有半年的时间,在家里多复习复习,查漏补缺,重点复习自己的错题和那些不会的难题,肯定能通过的。”

  沈娜消息比她灵通,平时学校里有些什么大事小情,她大部分都是从沈娜口中得知的。

  关于县一中升学的事情也是如此,先前孙玉珍来找她,也是因为要她给严明补习,只可惜打错了算盘,她上下两辈子都不可能给严明补习的。

  校长注重升学率,整个水稻县城有三所初中,县一中之所以称之为县一中,肯定是有它特殊的地方。

  现在家家户户都重视大学生,谁家不想要出现个大学生。

  成为大学生要从小抓成绩。

  今年学校初三升一高的学生比往年下降了十来个,校长有些生气,想来想去,解决办法不能只给初三的学生补课,还要有其他年级的学生。

  补课也不是最关键的环节,关键是需要从生源入手。

  小学升初中这个阶段就要开始严格把控,先从生源的质量抓起。

  任何变化都不会是一朝一夕能改变出来的,校长以三年为单位开始试验。

  再过两天的明年,将会是试验开始的第一年,校长对入学成绩将会很是看重。

  像从前送礼托关系能进的学生,全部都不让进,校长是发了狠,势必要让县一中落下去的升学率提高。

  是以今年学生想要考进县一中,只能好好学习,仅有努力学习一条道,其余各道全部封锁起来了。

  女人不敢相信,眉头紧拧,再次小心确认:“真的吗?李老师。”

  她还是不敢多相信,不能是因为想要多收礼才放出的假消息,要真是自己不懂事儿没送礼,耽误了儿子考大学,就成了罪人。

  还好好几个家长等着她带消息回去,几个人当中国,只有她家距离县一中的老师李蓁蓁家里近,其他的附近都没有老师,有也是小学老师,能给的意见不大。

  大过年的跑去贸然跑去其他老师家里,怎么着都要拿点儿礼。

  但是李蓁蓁和谢言之不一样,他们距离近,而且是算是街坊邻居,同在长兴街道就算是街坊。

  别管从前见过面没有,为了孩子,都可以低下头。

  但是这个礼能不送就不送,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。

  李蓁蓁再次点头,“当然是真的,回去努力学习,只要按照我说的那样查漏补缺,上课认真听讲,考上县一中不是问题。”

  小学考试其实也没多难,只要学生能够认真听讲,会做题不难。

  可就是认真听讲这几个字,一下子筛选掉许多人。

  女人沉默了将近十几秒,眼睛牢牢盯着李蓁蓁的眼睛,对方一直都带着温和的笑意,眼睛里满是真诚。

  女人终于相信了,牵着孩子的手朝李蓁蓁鞠躬:“快谢谢李老师。”

  “谢谢李老师,谢谢李老师。”

  “不用谢,好了好了,这是做什么,大过年的,我也没准备什么红包。”

  “李老师您看您说的,哪儿能收您给的压岁钱。”

  李蓁蓁当然知道即使自己给了她也不会收,只是不这样说面前的一大一小还不知道要给她鞠躬到什么时间。

  两人走后,原先默不作声的张建业拍拍江诚的肩膀,看着远处那两道笨重厚实的背影,鼓励道:“江诚,看见没有,你要继续努力学习,早日当上科学家,让我们几个跟着沾沾光,将来你出名,说不定还会有人到我们身边来打听你发达前的事迹。”

  “肯定会,江诚当上科学家后,他的人生经历都会被记者挖出,会用江诚的故事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,专注学习。记者要怎么挖,从哪儿挖,肯定是从他亲人身边下手,建业,咱们都会有那天的。”李蓁蓁眼神坚定看向江诚和张建业,她的话也让江诚感受到了力量。

  江诚心思漫天飘散,自己也有家人,他们都是家人,都相信他能够成为科学家,从来没有嘲笑过他,无论发生什么,都会无条件地支持他。

  他也必须要加倍努力,哪怕是过年也不能松懈,一定要考上海城大学,哪怕等上个五十年成为科学家也不晚。

  嫂子说,刘大爷的一手毛笔字都写了五十五年,凡事都讲究坚持二字,他只要坚持专注,剩下的交给时间。

  谢言之看了一眼身侧的妻子,眸光温柔,点点头说:“肯定会的。”

  所有人都坚信江诚能成为科学家,刘大爷在旁边看的心里迷糊。

  怎么那三个男人异想天开,李蓁蓁这个实干的老师怎么也幻想些虚无缥缈的。

  看几个人脸上的表情,什么叫江诚一定会成为科学家,简直第二天江诚就是科学家了。

  不是刘大爷不相信,而是科学家这三个字距离他们太远太远。

  就像是从水稻县往京城的距离那么远,根本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事情。

  可偏偏几个人就是深信不疑。

  刘大爷看着几人脸上若春风般的笑容,他也想个大的,不去想那些能触摸到的,想些虚的。

  说不定江诚真的能当上科学家,水稻县也会因为出了江诚这位科学家而扬名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fwimg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fwimg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