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8章 百姓不卖粮_大明:穿越崇祯帝,开局一根绳
笔趣阁 > 大明:穿越崇祯帝,开局一根绳 > 第448章 百姓不卖粮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48章 百姓不卖粮

  乾清宫内坐着一个人,站着一个人,跪着一个人。

  坐着的是崇祯,站着的是王承恩,跪在地上的是高起潜。

  看着一脸卑微的高起潜,崇祯突然笑了。

  高起潜先是一惊,随后心如死灰。

  他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死了。

  就在高起潜胡思乱想的时候,崇祯发话了:“高起潜,你觉得朕会相信你是幕后凶手吗”

  这句话不但把高起潜问愣了,王承恩也愣了。

  “不错,朕起初确实怀疑过你,但是朕左思右想后觉得你没有作案动机。”崇祯接着说道。

  王承恩率先反应过来,他低声提醒崇祯:“皇爷,小顺子他们已经被杀了。如果高起潜不是幕后凶手的话,再想查凶手可就难了。”

  崇祯冷冷一笑:“凶手是查不出来的。”

  王承恩和高起潜同时愣在原地,不知道崇祯何出此言。

  崇祯这么说是有道理的。

  明末有三大案,分别是梃击案,红丸案和移宫案。

  梃击案的幕后凶手始终是个谜,红丸案的更是蹊跷。

  只有最后一件移宫案是摆在明面上的案子,没什么隐情。

  当时那么大的案子都没查出结果来,区区一个侍膳太监被杀,更查不出什么。

  他之所以让王之心大张旗鼓的抓凶手,目的就是告诉凶手他找到了“凶手”。

  只有这样才能让凶手放下戒心,露出破绽。

  不过这些话他不能说出来。

  “高起潜。”崇祯盯着他说道。

  高起潜浑身一震,“奴婢在。”

  “朕知道你不是幕后凶手,但事已至此,你必须受到牵连。”

  高起潜何等聪明,立刻猜到了崇祯的本意。

  这个罪名他先担着,等风头过去了再说。

  他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:“陛下,奴婢愿接受惩罚。”

  “好,立刻收拾一下去凤阳守皇陵。到了凤阳后什么都不许说,记住了吗”

  听到这个结果后高起潜松了口气:“奴婢铭记在心,谢陛下不杀之恩。”

 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,崇祯只做了两件事。

  次日早朝,在宣布吕大器大胜的消息后,满朝文武同时笑了起来。

  这场仗的重要程度不亚于北京保卫战。

  如果吕大器败了,好不容易有些稳定的南方将再次乱作一团。

  其实崇祯早就猜到了凤阳之战的结果。

  凤阳之战理论上是不会败的。

  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,利益才是战争的根源。

  南京各方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损,会尽可能的配合吕大器,而不是给他拆台。

  因为吕大器兵败会让他们所有人的利益受损。

  勋贵也好,东林党也罢,他们的财富全都聚集在南京附近。

  兵败的结果就是李自成南下逼近南京,他们要么死守,要么逃跑。

  没有人愿意看到这个结果。

  所以吕大器在出兵时内部意见出奇的统一,就是两个字:支持,支持,还是他妈的支持。

  但是接下来的战事就不好说了。

  战争的本质是利益,对外如此,对内亦是如此。

  战争打的时间越长,需要的兵力,物资,军饷就越多。

  募兵,采买物资,发放军饷都需要人去做,这些人分属各个不同的利益集团。

  快速结束战争会让有些人利益受损,所以这注定是一场漫长的战争。

  不过也有人希望快速结束战争,无论他们出于什么目的,对朝廷来讲都是好人。

  “陛下,臣听闻秦良玉已朝武关方向进兵,李闯贼肯定会绕后偷袭,还望朝廷发公文提醒。”兵部侍郎王家彦出班说道。

  “李闯贼后有追兵,肯定不敢绕后偷袭秦良玉,还是让她放心进兵吧。只有攻下武关才能迫使李闯贼回兵关中,如此中原战事才能得到缓解。”另一个官员说道。

  崇祯没有采纳任何人的意见,而是给秦良玉去了一封嘉奖信。

  让她自行给将士们发赏银,不够话跟朝廷说。

  “陛下,”户部尚书方岳贡站了出来:“今年夏粮已经开始收获,据北直隶各地反应收成还不错,许多百姓留足口粮后还能剩下不少余粮。不过由于没有赋税的压力,百姓们都不愿卖粮。”

  崇祯皱着眉头问:“也就是说,今年筹备粮草有困难”

  “是这样的陛下。”方岳贡老实回答。

  他的回答并没有让崇祯有太多意外。

  只有挨过饿之后才知道粮食有多么宝贵。

  此前北直隶连续遭遇旱灾,鼠疫,粮食减产十分严重。

  百姓们基本都挨过饿。

  之前卖粮食是为了缴纳赋税。

  现在没了赋税压力,他们会把粮食死死攥在手里,以应对可能到来的灾害。

  在他们眼里,粮食和命一样重要。

  其实只有崇祯知道,大灾年缺的不是粮食,而是良心。

  局部缺粮确实存在,但总体来说粮食是够吃的。

  大部分时间缺粮食都是人为造成的。

  例如有钱的有权的囤积居奇

  就像几百年之后的某个时间段缺药一样,都是人为因素。

  看着一脸愁容的方岳贡,崇祯也犯起了难。

  农民不卖粮,朝廷就买不到粮食,边军就没饭吃。

  没饭吃就没法打仗

  这种连锁反应是致命的。

  “诸位有良策吗”崇祯看向在场的大臣。

  有人站出来说道:“臣以为应该尽快恢复征收赋税,只有这样才能迫使百姓卖粮。”

  “胡闹,陛下一言九鼎,免除赋税是爱民之举,怎能半途而废”有人反驳。

  “那你说怎么办总不能强买吧”

  “事已至此只能这么做了,给地方官员摊派任务,他们肯定有办法。”

  众人议论起来。

  崇祯在心里叹了口气,对大明朝地方官员的遭遇表示同情。

  这也是京官与地方官矛盾的由来。

  制定政策的京官开口一张嘴,下面的地方官能跑断腿。

  “陛下,臣有话要说”李邦华忍不住站了出来。

  事关边军粮草,国之大事,不能不管。

  满朝文武见李邦华站了出来,纷纷停止议论,看向这位七旬老叟。

  崇祯有些欣慰:“李阁老请讲。”

  文網

 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,请

  阅读最新内容

  “沈兄”

  “嗯”

  沈长青走在路上,有遇到相熟的人,彼此都会打个招呼,或是点头。

  但不管是谁。

 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,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。

  对此。

 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。

 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,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,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,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。

  可以说。

  镇魔司中,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。

 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,那么对很多事情,都会变得淡漠。

 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,沈长青有些不适应,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。

  镇魔司很大。

 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,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,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。

  沈长青属于后者。

 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,一为镇守使,一为除魔使。

 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,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,

  网站即将关闭,

  免费看最新内容

  然后一步步晋升,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。

  沈长青的前身,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,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。

  拥有前身的记忆。

 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,也是非常的熟悉。

  没有用太长时间,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。

 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,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,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,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。

 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,偶尔有人进出。

 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,就跨步走了进去。

  进入阁楼。

 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。

 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,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,但又很快舒展。

 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,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。

  请退出转码页面,请

  阅读最新章节。

  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:穿越崇祯帝,开局一根绳更新,第448章百姓不卖粮免费阅读。:2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fwimg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fwimg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