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3章 朝堂认罪_大明:穿越崇祯帝,开局一根绳
笔趣阁 > 大明:穿越崇祯帝,开局一根绳 > 第123章 朝堂认罪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23章 朝堂认罪

  战场上的武器是刀剑,朝堂上武器是嘴。

  吴三桂以为其他人也会进行弹劾,已经做好了舌战群儒的准备。

  没想到的是弹劾他的只有这几位。

  其他人站在原地,目光平静,看不出任何情绪。

  就连高高在座的皇帝,也是一脸平淡没有悲喜。

  他顿感不妙。

  从走进皇极殿的那一刻起,他的目光始终四处游走。

  朝中的情况已经被他在京中的细作传递了出去,所以对朝堂上这些面孔没有意外。

  李邦华,方岳贡,范景文

  内阁的人齐了剩下的人分别来自都察院,兵部,吏部,兵科给事中和五军都督府。

  这些人聚在一起,明显是找茬的。

  谁让他们找茬的

  除了高高在座的皇帝,还能有谁

  可既然找茬,为何不见其他人有所行动

  吴三桂的脑子顿时有些不够用了,但他还是按照谋士方光琛提前告诉的对策进行反驳。

  “陛下,臣有罪,臣也认罪”

  在场的人无不惊讶,以为吴三桂放弃了抵抗。

  就在众人以为他认罪伏法的时候,却听吴三桂继续说道:“但臣嘴里的罪与施大人口中的罪不同,臣请陛下听臣解释。”

  崇祯一脸平静的点头:“朕在听。”

  吴三桂心中一喜,跪在地上缓缓说道:“自从收到朝廷的圣旨后,臣本想立刻组织兵马千里勤王。”

  “但建奴在侧虎视眈眈,一旦臣领精锐进关,剩下的宁远守军根本挡不住建奴,假如此时建奴进犯,宁远百姓将遭受灭顶之灾”

  忠于朝廷

  崇祯眯着眼,对吴三桂又有了新的认知:此人身后的谋士绝非等闲之辈。

  吴三桂继续说:“虽然关宁军骁勇善战忠于朝廷,但宁远百姓都是他们的挚友亲朋,如果置百姓于不顾,就算臣带兵勤王,关宁军也无心恋战一触即溃。”

  “所以臣才尽迁宁远百姓进关望陛下见谅”

  说完这些,吴三桂偷眼观察四周。

  内阁的几个老狐狸还是老样子,板着脸没有态度,气的吴三桂心里直骂街:“王帮老狐狸,呸”

  五军都督府的几位都督都是军人出身,看表情似乎是赞同他的说法。

  其他的人态度吴三桂根本不在乎。

  他在乎的是皇帝。

  这大明朝是皇上说了算,其他人只能发表意见。

  只要皇帝说他没罪,那么他就没罪。

  迫于台阶太高,他又匍匐在地,根本看不到崇祯的脸。

  一时间,急的他抓耳挠腮,非常难受。

  崇祯坐在龙椅上,稳如泰山。

  吴三桂该死吗

  该死

  现在能杀他吗

  不能,否则后果会很严重。

  要知道,吴三桂本人虽然在京师,但他的主力步兵却在山海关驻守。

  崇祯二年,袁崇焕擅杀毛文龙,虽然当时没出现兵变,但几年后毛文龙手下的孔有德,耿仲明和尚可喜纷纷叛变投降了建奴。

  究其原因,是袁崇焕擅杀毛文龙让他们这些老部下不满,契机出现后发生兵变。

  同理。

  崇祯二年逮捕袁崇焕后,祖大寿扬长而去。他公开带着一万五千多人的部队撤回辽东,拒不执行崇祯皇帝的命令,还“毁山海关出,远近大震。”

  虽然孙承宗最后派人将其召回,但从那之后祖大寿从不轻易离开军营,生怕被东厂番子暗中抓捕。

  根据这些人的反应,尤其是祖大寿的表现,已然能猜出抓捕吴三桂后关宁军的反应。

  山海关是京师东面唯一的屏障,一旦失守北方迟早沦陷。

  听到吴三桂的辩解后,左都御史施邦耀反问:“请问平西伯,你于三月十六日抵达山海关,进关之后只需派步兵死守关隘,其余骑兵可尽发京师,解京师之围。而且据我所知,此次勤王之兵都是骑兵,六天的路,为何用了十三天”

  吴三桂顿时泪如雨下:“御史大人有所不知不是我来的晚,是粮草跟不上”

  他指着五军都督府的几位都督说道:“几位都督都是行伍之人,应该知道在没有后勤的情况下,骑兵最多携带六天口粮人吃米马吃豆。”

  几位都督同时点头。

  这是常识问题,没有假。

  见几位都督点头,吴三桂顿时来了精神,他跪在地上挺直了上半身:“此次进京勤王按照计划需携带六天的口粮,但是关宁军仰仗火器,战马运力有限,为了运输火器不得不放弃大部分粮草。”

  “行至半路粮草耗尽,不得不原地修整筹备粮草。朝廷欠饷严重,买粮草的钱都是临时拼凑的。而且关宁军是朝廷的军队,是官军不能想流贼一样烧杀抢掠,所以筹备粮草的时间比较慢。”

  “迫于当时的形式,我和总督王永吉大人商议后决定,先把粮草集中给他,由他带领六千骑兵先一步赶往京师,等筹备足够的粮草后,我带着剩下的人立刻出发。”

  “紧赶慢赶,终于在今晨抵达京师”

  “可无论什么原因,臣还是勤王来迟,请陛下降罪”

  吴三桂解释过后,朝堂上恢复安静。

  文臣武将互相对视之后,一时间没了主意。

  左都御史施邦耀还想说些什么,但仔细琢磨吴三桂的话后才发现,这些话在明面上貌似无懈可击。

  山海关距离京师不到七百里,关宁军每个骑兵只有一匹战马,如果想保持战马的战斗力,每日行军也就一百多里。

 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,如果携带的粮草不够,只能就近筹粮。

  筹粮办法有两种:买,抢

  朝廷欠饷,他没钱买吴三桂是官军,也不想抢粮。

  这两个理由都说的过去,也站得住脚。

  崇祯淡淡一笑:“平西伯,既然你已经认罪,那就按照规矩来。”

 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,请

  阅读最新内容

  “沈兄”

  “嗯”

  沈长青走在路上,有遇到相熟的人,彼此都会打个招呼,或是点头。

  但不管是谁。

 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,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。

  对此。

 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。

 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,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,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,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。

  可以说。

  镇魔司中,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。

 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,那么对很多事情,都会变得淡漠。

 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,沈长青有些不适应,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。

  镇魔司很大。

 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,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,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。

  沈长青属于后者。

 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,一为镇守使,一为除魔使。

 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,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,

  网站即将关闭,

  免费看最新内容

  然后一步步晋升,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。

  沈长青的前身,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,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。

  拥有前身的记忆。

 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,也是非常的熟悉。

  没有用太长时间,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。

 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,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,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,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。

 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,偶尔有人进出。

 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,就跨步走了进去。

  进入阁楼。

 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。

 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,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,但又很快舒展。

 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,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。

  请退出转码页面,请

  阅读最新章节。

  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:穿越崇祯帝,开局一根绳更新,第123章朝堂认罪免费阅读。: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fwimg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fwimg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