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9章 长子西征_人在南宋,我与蒙古争天下
笔趣阁 > 人在南宋,我与蒙古争天下 > 第339章 长子西征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39章 长子西征

  第341章长子西征

  信中接着再说。

  上次借道的事,咱们大宋是做的不厚道。

  窝阔台听到这里被气笑了,赵与芮真无耻啊,这种事就以一句不厚道打发了?当我们全是傻子

  我们大宋这么做,也是因为想夺回故土,攻占金国。

  咱们要不这么干,你蒙古打下南京,会给我们吗?肯定不会给是吧,我也是被逼的。

  听起来好像有道理哦,蒙军要是打下南京,肯定不会还给宋国的。

  后面打大名也是,这些都是我们大宋以前的国土啊,朝中大臣们,都要北伐收复国土,我赵与芮虽然身为大宋皇帝,这件事义不容辞啊,得对朝廷和百官还有百姓有个交代吧。

  换成你窝阔台,想不想收回故土?

  至于去帮高丽,也没办法,高丽从来把我们当宗主国,每年孝敬咱们大宋很多好处,人家来求我们,我们能不帮吗?

  换成是你窝阔台,你也会帮对不对?

  赵与芮信中就是一百个无奈,打大名是无奈,打蒙军也是无奈,反正不是存心和蒙古做对,他只想做个明君,收回一点故土,这样对朝臣对百姓就有交待了。

  赵与芮还说,这世界是很大的,我们大宋东南面全是海,海上也有无数岛国,你们西北面全是国家,这些地方加起来,比一千个一万个中原还大。

  你们是草原民族,适合在西北的方向纵横驰骋,你可以继续往西和北方打啊,打下更多的土地,得到更多的人口。

  西北方向的夷蕃更便于统治,中原就不一样了,你们入主中原,得学习儒家文化,设官职礼节,还得征税,不然不好管理中原,你要全面收税,下面的那些蕃王们能愿意?

  而咱们大宋准备往东南方向沿海打,夺取更多的岛屿,更多的财富。

  咱们两家以后就是兄弟,打回来的战利器,可以相互交易。

  我们可以提供给你们需要的精盐和白糖,茶叶和陶瓷,你们可以给咱们需要的战马,还有掠夺来的奴隶。

  这样双方不是互利互惠吗?

  何必为了一棵小树,而放弃整片森林呢

  这世界这么大,大伙为何在这里为小小的中原抢来抢去?

  耶律楚材边读边看,然后惊讶的发现,窝阔台和蒙古诸贵族听到这里居然在脸上露出意动的表情。

  蒙古人本身就不喜欢中原,元朝进来之后,很多蒙古人呆在西北方向不肯进来,后来更是成立了四大汗国。

  他们就喜欢在广阔的地方纵横驰骋,自由来去。

  关键里面有说到耶律楚材一心想做的事,就是全面征税,成为中秧集权,这是几乎所有蒙古贵族都反对的事。

  赵与芮这是说中很多蒙古贵族的心思了,这要进了中原,窝阔台要收税怎么办?要往各地派中秧官员怎么办?肯定不能这么干。

  赵与芮这封信,隐隐还有离间的小作用。

  最后赵与芮道,他希望和蒙古讲和,大伙以西夏为边界,两国成兄弟之国,互通有无,开展商市,进行贸易,百年不战。

  当然,西夏也要还给我们大宋,因为我们要在那边养战马,我们大宋不能没有战马是吧。

  赵与芮后面一段话说中了很多蒙古贵族的心声,现场包括拜答尔,斡儿答这种都不喜欢中原的,但最后那句要西夏是有些激怒他们。

  斡陈那颜大怒道,宋人想要西夏,让他们凭本事来拿。

  身边接着一片骂声,大骂宋人不要脸。

  一边和蒙军开战,一边求和,求和还敢要西夏?大伙是见识到赵与芮的不要脸程度了。

  众人以前也没和赵与芮打过交道,今天一看这信,都是惊为天人,更深深的为其脸皮之厚所折服。

  “没有了?”窝阔台听完居然意忧未尽的表情。

  “没了。”耶律楚材苦笑。

  就没有什么岁币绢帛什么的?

  窝阔台听着不像是求和啊,更好像宋军打赢了,要让他们割地的信。

  “不给岁币吗?”刚刚叫着要动员八十万大军去打宋人的拜答尔直接道。

  “?”耶律楚材看白痴一样看着他,你还真信

  “宋人既然求和,没说给多少岁币?”听拜答尔的意思,他似乎也赞成和宋人议和。

  没错,拜答尔就不喜欢中原,刚刚听赵与芮信后,感觉有些道理。

  西方不知有多少个中原在等着他们,而且西方的城堡更容易攻克,为何在这里和宋人死磕?

  斡儿答则大声道:“每年最少得给咱们百万斤白糖才行。”

  他对别的不感兴趣,就喜欢宋人的白糖。

  耶律楚材目瞪口呆啊。

  刚刚这两人都是信誓旦旦的强烈要求和宋人开战,现在赵与芮一封信读完,两人立刻就改为了主意。

  贵族近臣别迭又道,还得加上丝帛和棉绸。

  现场一片笑声。

  “陛下不可,这是赵与芮缓兵之计,西夏更不能给宋人。”

  “一旦让宋人拥有产马地,将来绝对是大患。”

  窝阔台点头:“宋人异想天开,西夏是不可能给他们的。”

  “但是战是和的事,还是等拔都和我二哥的回信再说吧。”

  耶律楚材心中一沉,听这意思,窝阔台听完信后,也开始转变态度。

  “那金国得灭掉,让宋人灭金。”边上合丹厉声道。

  众人纷纷点头。

  此时因为赵与芮的一封信,窝阔台和蒙古贵族们已经有了议和的心思。

  大部份贵族们是不喜欢中原。

  特别那近臣别迭,两年前就向窝阔台提出,把黄河以北的汉人全杀光了,然后也不要种田,让草木茂盛,成为牧地,以后可以牧牛羊马。

  当时是耶律楚材强力反对,并建议收税,后来才得到窝阔台的认可。

  现在赵与芮提议,让他们不要盯着小小的中原,往西北方向继续打,别迭居然觉得很有道理。

  这破中原有什么好的,还要收税。

  不如去抢多快活。

  另外斡儿答和两人父亲的封地都不在中原,他们将来肯定也不会在中原有封地,更不愿意窝阔台将来学中原皇帝,搞什么儒家文化,定礼制收税赋,所以往西北方向打,他们也是认同的。

  至于窝阔台,他是无所谓往那边打。

  他更在意的是自己汗位的稳固。

  他痛恨赵与芮,也想教训宋人。

  但如果打不过,那会更丢人,甚至会影响到自己的汗位。

  这么难办的事,肯定不能让自己背锅。

  所以窝阔台让拔都和察合台提意见。

  到时再开个大会研究下,是战是和,就不是自己定的,自己也等于没犯错。

  当天他们这波贵族也没说出个所以然。

  因为还有大量的贵族不在现场,蒙军处于战和之间摇摆。

  窝阔台让人把赵与芮的信抄录数封,分别送往其余各地贵族宗王们,并约他们于九月到官山议事。

  蒙军屯驻官山,也没有回老家。

  一直到四月下旬时。

  已经出发有两个多月的拜答尔又回来了。

  窝阔台听到了惊天消息。

  宋军于三月底绕道数千里,出现在沙州以西,一天不到攻破沙州。

  四月初,宋军再破瓜州。

  当时拜答尔刚刚到肃州,而宋军前锋哨骑已经绕过瓜州到了肃州城外,在转悠着。

  时肃州城门紧闭,再以砖石堵住城门,拜答尔都是被人用吊篮吊上去的。

  他上去没多久,宋军哨骑沿着肃州城游走,往里射箭书。

  宋军箭书里说,西夏高智耀等很多文武还在宋朝,希望西夏境内的军民都能反抗蒙古,投靠大宋。

  这箭书有没有效果不知道,反正西夏各地各城,现在对部份党项人比较警惕。

  宋军进入西夏境后,每打一城前,都要射箭书,用来挑拔西夏人和蒙古人的关系。

  拜答尔没有继续往西去,他派人带着赵与芮的信送往西辽给父亲察合台,他则转身回到官山。

  在回程经过中兴府时,驻守中兴府的窝阔台儿子西凉王阔端,正在集结兵马,准备往西迎战宋军。

  阔端想打败宋军之后,再攻入陕西,打宋军重镇凤翔和京兆府。

  特别是西安府,宋军刚刚从金兵手中夺过来,阔端认为宋军没来的及好好经营,可以借机打回来,然后占据陕西潼关以西,包括巩陇等地。

  “阔端那边有多少兵马”窝阔台立刻急问,同时心里把赵与芮全家又问侯了一遍,来信说讲和,尼娘的背后又打我?

  但赵与芮在信中也说了,要西夏用来养马,好像打西夏也没毛病。

  拜答尔说阔端那边目前集中了四万,拜答尔经过时,灵州、定州、银州、夏州各州都在调动兵马去中兴府汇合,阔端预计能集合到六万。

  这是目前整个西夏地区,蒙军能动员的最大力量,其余各地留守兵力加起来已经不到一万人。

  当然,后面阔端还要前往西凉、甘州。

  在宋军攻下肃州之后,双方应该会在甘州附近决战。

  加上西凉和甘州的人马,蒙军能接近八万左右。

  但这八万蒙军中,当地西夏降兵占了多数,约有四万多,契丹和女真等也有,真正的蒙古本部只有一万两千,其中有大部份都是拖雷系的。

  拜答尔又道,他已经让前往西辽阿力麻里送信的人通知父亲察合台,西辽地区应该会出动数万精锐,从西往东,打宋人刚占的沙州。

  到时察合台和阔端两路兵马十几万,足以把这股宋军歼灭在西夏境内。

  “这赵与芮,真不是东西。”窝阔台听完破口大骂,骂过之后又看向西面。

  拜答尔从肃州回来都跑了大半个月,不知宋军已经打到哪了?

  宋廷一面议和,一面偷偷摸摸打蒙古,窝阔台恨不能现在就集合百万大军和宋军拼了。

  他现在对宋人相当失望,更感觉和宋人的议和毫无意义,因为宋人随时会翻脸,根本没有契约精神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fwimg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fwimg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